1972年在倫敦出生的導演Joe Wright拍的第一部電影《傲慢與偏見》(2005),受到國際關注,又捧紅了女演員Keira Knightley。隨後他拍的第二部電影《Atonement》(港譯《愛‧誘‧罪》)(2007)成為該年威尼斯電影節開幕電影。他是歷來獲得此榮譽、最年輕的導演,又是美國電影行業雜誌《Variety》關注的五位導演之一。現在該片已獲得金球獎7項提名,大概在即將公佈奧斯卡金像獎中,又會成為熱門電影。
《Atonement》是了不起的電影嗎?不完全是,但在各方面卻又不錯,在好電影不常有的年代,有這樣一部英格蘭(小說、故事背景、導演、演員)電影出現,成為國際焦點可以理解。
都很欣賞本片的編劇Christopher Hampton與導演Joe Wright,把不新鮮的橋段(13歲女孩誣告成人,令至他或她身敗名裂)弄到蕩氣迴腸。影片放在1935年,融合進第一次世界大戰,令注入歷史感的故事加重份量和感染力,而電影的視覺性和趣味性亦加強不少。片中戰場撤退那場戲,那個一鏡長篇幅片段獲得普世稱讚。從愛情文藝片角度來看戰爭的殘酷,無疑可讓居住在太平盛世的觀眾溫習一下戰時人民生活,也算發揮文藝作品的社會效益。
本片編劇與導演安排第三者(也就是贖罪者)來講這個故事,而又分三個階段來講,分別是13歲女孩時期、20歲當戰時護士時期和老年當作家時期,每個時期皆透露一些關鍵的事情。影片時空轉換頻繁,前後次序顛倒,後發的片段放在前面,而先發的卻放在後面。例如在影片開始時,13歲女孩看見姐姐與家僕兒子在一起,以為姐姐被調戲作弄。那場戲,實情並不是如小孩所見和所想的那樣。片段不順著時間先後次序出現便產生歧義。這樣的處理方法,在影片結尾時多次應用,最有趣還出現兩個結局,產生的效果更豐富,既增加故事趣味性(情節轉折),同時提高影片的悲劇性,更點出人生命運的無常和令人無奈。
男主角與女主角歷經艱辛、終於重逢,編導都知道觀眾渴望他們有快樂的時光,於是便安排這樣的溫馨場面出來,讓觀眾開心一下。但很快編導便回到原來的故事情節,原來男、女主角早已有悲劇結局。編導在結尾時玩弄時空,既回復片首的處理手法,而所製造的戲劇效果卻又十分成功。影片最後說昔日小女孩已成作家,在電視上接受訪問,細講小說裡這件舊事,這樣的處理,洗去原本不太新鮮情節的舊氣味。本片如果真的在即將來臨的奧斯卡金像獎典禮中成為熱門作品,或許也可勉強說得過去。
34歲、拍第二部劇情長片的Joe Wright十分老練,片中幾場關鍵戲,他的鏡頭像解剖刀,瞄準重點劏下去,觀眾跟著他的鏡頭運動去看,不難發現事情真相和導演訊息。本片出來之後,導演Joe Wright、男女演員James McAvoy和Keira Knightley備受世界關注,我也隨即跟上,會緊張留意他們下一部作品。(完)
#####
作者發表於各大報刊雜誌的文字,現經由作者整理重刊,公開閱讀。
[ #2008電影 ]